Why——职业化水平决定你的晋升速度
学习科学的方法,驾驭自己的天性,自己靠谱的一直走下去,会有很多靠谱的人和你交往。靠谱的人不一定是聪明的人,但一定是在自己力所能及之处,是有能力的人,诚实守信的人。
我们公司2018年会迎接很多刚刚离开校园的年轻人,首先他们无法接受的一个事实是,职场是比学生生涯还长。学生们习惯了被动驱赶着,所以就没有主动管理人生的视角,但是我希望我们公司刚刚离开学校的热血青年意识到,没有衣食无忧前,大部分人有长达四十几年的工作时间,每个人都需要尝试规划自己漫长的职场生涯,以及如何把自己打造成职场机器。
我最近读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出版的著作《原则》,有了很多思考。这本书在投资领域非常著名,书中的内容都是他为自己和他的公司制定的做事规则。以下我来谈谈达利欧遵循的三个人生原则,以及给予我们的启发及践行的方法论。
借用达利欧的说法,人们对于如何过上一个理想生活的观点可以归为一个光谱,光谱一端是基于你所取得的成就,另一端是基于当下。
前者认为生活的意义来自未来的成长和影响力,而后者认为生活中的快乐源于当下,要享受每天的小日子。通常对一个人来说,他总会选择多认同其中的一端。
而达利欧在桥水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是进行无情的测试,包括每个人的优势、劣势到个人喜好和人生观。达利欧发现,每个人天生会被某些特定东西驱动和激励,而这些东西很难改变。有些人天生喜欢满足,而另一些人则天生就喜欢挑战。所以,想要过一个你想要的生活,你需要做的第一步是了解你在光谱上的哪一端,了解你的天生本性。
What——理解职业化
我们公司在转正述职会议上,经常强调的一个环节是谈谈每个人的过去,每个人过去做的选择决定了当下以及未来的倾向性。这与《原则》书中提到的天性,背后的逻辑是一致的。人是很难逃避过去的“惯性”,这种惯性与新环境对人重塑需求冲突太大,就会双输,员工觉得公司不好,公司对员工不满意。这是职场非常常见的原因,而且人们经常会把这些原因归结到对直接或者间接领导的不满意、对业务的不满等。所以,如何科学的看待离职,决定了如何更好培训员工。
2017年夏天有个女员工被辞退时,我跟她说,人找到最合适的角色,是努力和机会,是要耗费功夫的。每一个天性都有自己擅长的工作,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人之初性本善,哪一个天性在什么场合以何种分寸表现,是职场的最根本要求。换个角度,职场提倡的职业化,是商业界的教养,来自对外的分寸感,和对内的克制力,而且职业化水平决定员工的晋升速度。
职业化背后的的思维方式,是要永远站在对方舒不舒服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别人和你打交道时感到非常舒服。这种思维方式,我称之为人际敏感,不具备这种敏感的员工,是比较不合适与人协作的岗职。
我们公司有好几次转正述职让我很为难,不知道该不该给一个警告,还有说声请假了就没有任何音讯回复的员工,这些人从来没有真正做好与人协作的准备。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去反思,我们为什么要招聘这么多人此类的员工。我们要反思什么?职业的反面,是本能化。本能化,是本人和职业中的角色是同一个人。职业化,是用职业的需求重塑自我。在本能和职业规则冲突时,职业化的人,依然能激发自主精神执行好手上的工作。因为工作受委屈闹情绪、感情受伤说声辞职失联的、身体不舒服直接失联、从下班到第二天上班都无法取得联系的,都属于不职业化的行为。这些年见过越来越多这样的年轻人,老一辈的人会非常诧异,年轻人现在都这么不听招呼的不负责任的?有时候,我在反思,我国90后算是正常的一代,生活对于独生子女一代是不是太容易了,容易得像《海边曼彻斯特》电影里的美国人,经不起任何打击。 这里顺带提及《武士的家用帐》《入殓师》,我觉得以电影故事的角度来理解职业化,可能更有指导意义。
How——如何培养自己职业的习惯
职业化的第一步,就是职业交流礼仪。
交流是职业化的重要部分。我们公司很多新人在这方面缺乏有效的培训,这里我着重谈一谈,不同特性的沟通工具,沟通方式也不同。
电话,交流应该不断的说对是,让对方了解,你一直在与他同步;
微信,应该说完“你好”之后,直接有事说事简短说清楚事情,给对方足够时间选择是否回复或如何回复;
钉钉,忌讳已读不回,一个人靠不靠谱,其实就看这三点:“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及时回应对方是靠谱的表现,其实工作年头长久了才发现,很“聊得来”,只是一种心理满足感,而靠谱才能给予双方安全感。
邮件沟通,见字如面,一定得把自己收拾干净,用正式的名字和总结性的标题;格式简单大方;善用分段标示阅读逻辑;缩进体现层次关系;加粗,突出重点。收到邮件应尽快回复,这代表着你的能力与效率以及对对方的重视程度。
以上列举了一些交流工具的方法,这只是招数,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闭环思维,是态度心法。
首先要理解,节约他人时间的美德,一个有效高价值的沟通,要想办法增加产出,得出更多的共识跟结论,尽量减少大家的时间投入。一封详略得当的邮件,尤其是发给全公司人员的邮件,或者发给客户的邮件,都能让对方花最少的时间,抓住最重要的信息,防止错过或者误解最重要的信息。举个例子,罗振宇谈到办跨年演讲的一个细节,就是反复提醒观众带门票,因为保安不是他们公司的,只认门票不认人。
只有认真对待职场中的每一次沟通,不管是向上级汇报还是组织开会,提前做足准备工作,才是真正的职业化。
其次,有意识训练30秒清晰准确地讲明观点的能力,不仅因为对方时间有限,也能测试你是否真的理解自己在做的事。这是一种自律的表现,我们公司很多工程师开会发言,被我批评过很多次,就是毫无准备临时发言,讲得磕磕绊绊,非常浪费会议时间,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没有时间观念,其次是过去的坏习惯一时半会改不了。
所以,我们要理解并尊重别人的时间颗粒度。时间颗粒度是一个人管理时间的基本单位,比如比尔盖茨的行程表以五分钟作为一个基本的时间,王健林以十五分钟安排行程。和别人打交道时,以30分钟为单位安排时间,以一分钟为单位信守时间。千万不能迟到,如果真的迟到一定要非常诚恳的道歉,并且补偿对方。我经常跟我们公司产品经理强调,一定要在5~15分钟内讲述完自己的产品提案,核心的原因是尊重别人的“时间颗粒度”,这里再次强调一次。
我们每个人其实始终都如《Life of Pi》的少年那样,与自己天性之虎共存,我们需要学习科学的方法,驾驭心中的猛虎,打造一个从始至终的职业机器。
一旦方向确定后,接下来就变成了一个实现目标的过程。
《原则》的作者把任何追求都看作成一种机器,他总结了一个五步流程,一旦你感到困惑或者被卡主了,你可以梳理一下这几个步骤,看看哪个部分你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步是选择一个目标;
第二步是识别问题,而非容忍问题;
第三步是诊断问题的根源,不要以为问题都是一次性现象,很多问题往往能反映一家公司的基本面缺陷;
第四步是制定消除问题的计划;
第五步是执行计划。
当然,没有一个人擅长所有的这些步骤,打造职业机器,从接受自己、驾驭自己的天性开始,你可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找到合适的人来帮助自己,弥补自身不足;你也可以用各种技巧和套路约束自己,比如我逼着自己每周写一篇文章不然就给公司管理层发红包,虽然文章蹩脚但是比继续放纵自己好,第三周了,真的很痛苦,每次都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是非常糟糕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