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则对工作反思的随笔

2019-08-221673

为了坚持发布文章,在从前的随笔中择选两则,厚着脸皮和大家分享。

从马云的“最强”谈起

早年王兴在饭否上,有提及,他和马云的对话,说的是2013年他在一次和马云对话时提及,认为马云最强的是战略和忽悠,但马云当场否认,认为自己最强的是管理。

截止如今,经营业务也有好些时间,突然十分理解马云先生的观点。战略,做的是在系统性局面下综合考量,理定资源策略制定行动方针。前者需要见识决定下限,后者需要胆识决定上限。

而在见识上,可能马先生也的确很早以前就知道自身已经触达天花板了,早在2007年,决定阿里下一个十年的战略会中,起到关键作用,领导得出如今:

建设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这一企业战略的已经是 现阿里的参谋长曾鸣教授,而其早在1998年便获得了美国伊利诺斯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国际商务及战略学博士学位,优秀的学历与国际化视野,让其在“见识”的层面可谓一绝。

战略的职责,已有更好的人才承担,这便是为何马云先生如此轻松回应王兴先生的判断。

深夜回想起这一此前了解到的小事,也更深刻地明白到,战略做不好的时候,必定是局面没有弄明白的时候,也必定是知识水平没有跟上来的时候。

如何了解自己表达的质量?

常年工作需要,经常在众人前传达信息或进行说明,得出一个结论,常常问出“能理解吗?”是表达者对自身表达、传达质量不自信的表现。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表达者又该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接收者接收的质量呢? 实际上应该还是有些技巧的

“对不对?”用质问语气,让观众给你反映,如果大部分的观众理解了,会不自主地点头。如果是在做讲演、说服性表达可以加上手势配合,可以让听众更容易更上思路。说起来,大家熟悉吗?对,这是黄执中老师的常用伎俩;

如果在论述复杂概念,可以在结尾加上一个接地气的玩笑,留意观众Get到笑点的占比,占比反馈的情况便说明了听众理解的程度;

在总结结论后稍作停顿,一般适用于大型的场合,能理解理解的观众会给予礼貌的掌声;

分享
点赞0
打赏
上一篇:2018年,我们该如何看待微信小程序?
下一篇:浅谈KOC丨杂谈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