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提出过一个管理三段论,叫做「目标、路径、资源」:找到目标、想清路径、投入资源,而规划恰恰是在其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产品规划能够帮助非常清晰的体现目标、路径、资源,管理的主体可以是人、是组织,当然也可以是产品功能、模块和产品线,好的产品规划也是由目标、路径和资源组成的。
1.定目标
——做什么?为什么?
确定&对齐目标是产出规划的第一步,在启动一个事之前,如果能够将做什么事?以及为什么做?讨论清楚,那这件事已经成功一半了。
这有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判断力」。没有判断力,目标就很容易被搞错,后置的路径、资源也就于事无补。
判断力的核心是能够在大格局下构建对整个业务的认知,用大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聪明的决策。当然,其实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工作目标大多被安排和拆解继承,但在承接目标的过程中,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多站在更高视角、更全面的角度是认知和理解,再去尝试argue和讨论。
提升认知的三剂良药是「坚信大趋势」「对外求救」和「活在当下」,其中「坚信大趋势」尤为重要,坚信大趋势的动作,包含以下三点:
坚信公司决定,不要简单批判,行业领头人信息量、处理信息能力和认知都比你强;
不理解就执行,执行中理解;盲目坚信,立即行中,行动中形成认知,不要怕死;
行动才有可能证伪,坐而论道没意义;
虽然基于信息的不对称性来说,你认为正确的目标一般都不一定如你所愿,需要一次次的自我修正和迭代,这过程中为带来的是更多元的视角和升级角度的思考习惯,也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和锻炼机会。
2.捋路径
——几条路?怎么走?谁先走?谁后走?
定了目标之后我们就要看达到这个目标是否需要拆解,分个关键点,需要分别走哪几条路?每条路是否要同时出发?哪条路需要现在就出发?哪条路需要两个月后再出发?
路径在规划中也是重中之重的,路径的本质就是对目标的拆解,大目标需要几个小目标的支撑,而路径就是为的达到每个小目标的过程;
比如说,我们希望提升授课教学质量,那这个目标下,是否只要提升教学岗位的审校工作量就可以直接达到了呢?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和路径?就算教学审校工作很到位,如果没有有效的落地、反馈、检验等一系列闭环,授课教学质量就能蹭蹭往上涨吗?另外,人效问题如何解决呢?等等等等,一大堆问题的出现其实就是对于各个路径优劣、前后的选择的体现。
如果我们站在一个相对比较全局的视角来看,提升授课质量这个目标,大概会有这么几个关键点「识别」「纠偏」和「检验」,其实在路径上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提供帮助的,比如说谁识别?只有教学通过看课可以识别么?学生是否也可以参与投票?学生的课后测结果是否也可以有参考意义? 除了人肉,AI技术是否也可以帮助识别?那么下一步,学生投票投什么?课后测的什么样的结果与授课质量挂钩?AI技术在哪些能力和关键点位上能够起到帮助?
另外,我们的目标是提升授课质量,对于badcase的识别显然很重要,但对于goodcase识别,是否也能帮助我们达到目标呢?等等等等...这一连串的思考,其实就是在第一个关键点位上,来梳理路径的选择。
讨论清楚 每个关键点位也就是每个拆解的小目标下 有几条路?怎么走?谁走前?谁走后?对路径的梳理,也就越捋越清了。
3.看资源
——需要什么?缺什么?何时投入哪些资源?何时释放哪些资源?
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剩下的就是看看资源的配置了。这部分其实比较依赖两件事,一个是「经验」,一个是「信息」;
基于以往的产品经验,一个这样复杂度的、在这样一个时间长度内的项目,在过往的项目积累里,是否有一些可以复用和借鉴的经验的,所谓见过好体系虽然不一定能够一锤子就建出好体系,但基本也可以锤的八九不离十,实在不行还有个救命良药就是约5%-10%的「buffer」(大公司的玩法,创业项目除外)
对于熟悉领域资源相对是比较容易估准确的,但对于不熟悉领域恰恰又不是你负责的资源预估时,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
去请教各方协作团队来辅助进行资源的预估过程中,不仅能够更深入的了解那个领域的思考方式、所考虑的问题,还可以了解到不同团队当下的目标和所背负的任务,尝试去思考和评估是否存在当下or未来一定程度上的资源对冲风险。
这不仅需要沟通能力,更需要项目管理能力,以及跨团队的领导力。
一旦无穷就容易放肆,而一旦加个期限,你就会学会了克制。
虽然任何团队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世界上永远不存在一个资源无限丰富的地方,但建立在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的前提下,资源的流向也是可以尝试把控的,把控的结果由ROI来决定。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把时间拉长到半年甚至一年,
明确目标(做什么?为什么?)
清晰路径(几条路?怎么走?谁先走?谁后走?)
量化资源(需要什么?缺什么?何时进入哪些资源?何时释放哪些资源?)
从这个视角再回看我们讨论当下这个功能的优先级,就会更加清晰,决策也会更加果断,甚至某个产品是否要在今年启动或被砍掉,也会变得容易决策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