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妆行业的概况与格局

2021-06-083152

一、中国美妆行业概况

(一)行业简介

化妆品品类多元化,消费升级带动产品层次提升。

• 化妆品定义:据2007年8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趾甲、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

• 化妆品类别:护肤类、彩妆类、清洁类为当前三大主流品类。

(二)产业链分析

沿着化妆品产业纵向流通顺序,可将其拆解为四个环节,分别是上游的原料设备供应与生产端,中游的品牌端,以及下游的代理端、渠道端。

• 上游:生产商,在产业链内处于弱势地位,毛利率一般在30%以下,净利率5-10%。生产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多未上市。

• 中游:品牌商,掌握产业链定价权,毛利率60-70%,净利率5-15%。品牌端企业发展相对成熟,存在具有一定市场基础的知名企业。

• 下游:零售商,毛利率20-25%,净利率约5%左右。传统渠道运营费用高企,倒逼新兴模式不断出现。

化妆品的价格构成中,品牌端占据绝对的主导性地位,在产业链中掌握定价权,利润也最高。化妆品终端售价之所以远高于初始成本,品牌商和渠道商是重要的提价环节。

二、中国美妆行业格局

(一)行业生命周期

化妆品行业整体保持较快增速,但已进入成长期中后阶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化妆品零售额2015-2019年年增率平均值为10.6%,相较于2010-2014年平均值为15.1%、2005-2009年平均值为20.6%,显示行业虽仍保持高增长,但增速持续放缓(斜率趋于平坦)。

从行业特征来看,整体化妆品行业竞争公司数量众多,行业高增长、但已脱离历史高点转趋平稳,行业利润率较高,产品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高利润率吸引竞争者争相投入市场。

(二)行业容量规模

“颜值经济”时代下,行业规模仍有成长空间。

“颜值经济”背后反映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带动中国美妆市场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据凯度消费者指数报告,2019年护肤品类和彩妆品类销售额分别增长13%和17%,远高于全球快速消费品总体增速。

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美妆个护市场规模达4105亿元,约占世界市场份额12.7%,成为美国之外的第二大市场。预测2023年我国美妆个护市场规模将升至6214亿元,相较于2018年仍有近2千亿元的成长空间。

(三)行业整体业绩

零售销售:虽已脱离成长黄金期,但仍保持两位数增长。

国内化妆品零售销售自2000年之后,开始进入高速增长阶段,2000-2012年之间,除2002年外,每年皆保持在15%以上的增长率;尤其2004-2008年更是化妆品销售的黄金期,年增率平均值为22.3%。

2012年以来,国内化妆品零售销售增速放缓,但大多数时期仍维持两位数的成长。另一方面,自2012年开始,美容化妆品及护肤品进口重回上升趋势,2018年受中美贸易战影响,企业抢在正式加征关税之前下单,使得进口增速高达70.5%,但2019年随即出现腰斩,进口年增率33.3%。

(四)行业发展前景

成长潜力: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将撬动市场潜在需求。

201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迈上新台阶;城镇化率达到60.6%,距离成熟国家平均72%左右的水平仍有一段差距;此外,党的19大将“脱贫”提到重要位置,致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同层次经济体的同步成长(体现在不同城市能级、城镇与农村),将使得我国经济呈现渐次增长的波浪形态。

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人民眼光视野的提升,则丰富了本土品牌的内涵,为化妆品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而“精细化深耕细分市场”,则是未来化妆品行业获取新增长动能的关键。

疫情影响:新冠疫情改变消费者行为,催生“眼妆”效应。

就化妆品品类的角度来看,疫情对其冲击影响程度依次为:脸部(眼部以下)彩妆品类 > 眼部及其他(如指甲油)彩妆品类 > 护肤品类 > 清洁品类,主因疫情期间民众减少社交活动,降低外出化妆打扮需求;即便复工复产,外出也必须长时间佩戴口罩,特别是口红,不仅没有涂抹的必要性,还容易弄脏“珍贵稀缺”的口罩,因而导致口红销量出现腰斩。

不过,本次疫情催生出的“口罩妆”,则稍微降低眼影、眉笔、眼线液等眼部彩妆品类所受到的负面影响。脑筋动得快的彩妆品牌商,例如Dior、Chanel等,皆不约而同将宣传侧重点转向眼部;Gucci则在2019年重新布局彩妆业务之后,于2020年3月初宣布推出首款睫毛膏。

分享
点赞1
打赏
上一篇:什么类型的产品需要文网文认证?
下一篇:华为鸿蒙系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