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bbitMq学习笔记

2020-11-173443

RabbitMQ概念

ConnectionFactory、Connection、Channel都是RabbitMQ对外提供的API中最基本的对象。Connection是RabbitMQ的socket链接,它封装了socket协议相关部分逻辑。ConnectionFactory为Connection的制造工厂。 Channel是我们与RabbitMQ打交道的最重要的一个接口,我们大部分的业务操作是在Channel这个接口中完成的,包括定义Queue、定义Exchange、绑定Queue与Exchange、发布消息等。

Prefetch count

如果有多个消费者同时订阅同一个Queue中的消息,Queue中的消息会被平摊给多个消费者。这时如果每个消息的处理时间不同,就有可能会导致某些消费者一直在忙,而另外一些消费者很快就处理完手头工作并一直空闲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设置prefetchCount来限制Queue每次发送给每个消费者的消息数,比如我们设置prefetchCount=1,则Queue每次给每个消费者发送一条消息;消费者处理完这条消息后Queue会再给该消费者发送一条消息。

RabbitMQ之消息确认机制(事务+Confirm)

概述

在使用RabbitMQ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消息持久化操作来解决因为服务器的异常崩溃导致的消息丢失,除此之外我们还会遇到一个问题,当消息的发布者在将消息发送出去之后,消息到底有没有正确到达broker代理服务器呢?如果不进行特殊配置的话,默认情况下发布操作是不会返回任何信息给生产者的,也就是默认情况下我们的生产者是不知道消息有没有正确到达broker的,如果在消息到达broker之前已经丢失的话,持久化操作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因为消息根本就没到达代理服务器,你怎么进行持久化,那么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RabbitMQ为我们提供了两种方式:

  1. 通过AMQP事务机制实现,这也是AMQP协议层面提供的解决方案;
  2. 通过将channel设置成confirm模式来实现;

AMQP事务机制

这里首先探讨下RabbitMQ事务机制。

RabbitMQ中与事务机制有关的方法有三个:txSelect(), txCommit()以及txRollback(), txSelect用于将当前channel设置成transaction模式,txCommit用于提交事务,txRollback用于回滚事务,在通过txSelect开启事务之后,我们便可以发布消息给broker代理服务器了,如果txCommit提交成功了,则消息一定到达了broker了,如果在txCommit执行之前broker异常崩溃或者由于其他原因抛出异常,这个时候我们便可以捕获异常通过txRollback回滚事务了。ps:事务是很耗时的。

channel.txSelect();
channel.basicPublish(ConfirmConfig.exchangeName, ConfirmConfig.routingKey, MessageProperties.PERSISTENT_TEXT_PLAIN, ConfirmConfig.msg_10B.getBytes());
channel.txCommit();

带事务的消息多了四个步骤:

  • client发送Tx.Select
  • broker发送Tx.Select-Ok(之后publish)
  • client发送Tx.Commit
  • broker发送Tx.Commit-Ok

下面我们来看下事务回滚是什么样子的。

try {
    channel.txSelect();
    channel.basicPublish(exchange, routingKey, MessageProperties.PERSISTENT_TEXT_PLAIN, msg.getBytes());
    int result = 1 / 0;
    channel.txCommit();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channel.txRollback();
}

代码中先是发送了消息至broker中但是这时候发生了异常,之后在捕获异常的过程中进行事务回滚。

事务确实能够解决producer与broker之间消息确认的问题,只有消息成功被broker接受,事务提交才能成功,否则我们便可以在捕获异常进行事务回滚操作同时进行消息重发,但是使用事务机制的话会降低RabbitMQ的性能,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既能保障producer知道消息已经正确送到,又能基本上不带来性能上的损失呢?从AMQP协议的层面看是没有更好的方法,但是RabbitMQ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方案,即将channel信道设置成confirm模式。

Confirm模式

概述

上面我们介绍了RabbitMQ可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即生成者不知道消息是否真正到达broker,随后通过AMQP协议层面为我们提供了事务机制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采用事务机制实现会降低RabbitMQ的消息吞吐量,那么有没有更加高效的解决方式呢?答案是采用Confirm模式。

producer端confirm模式的实现原理

生产者将信道设置成confirm模式,一旦信道进入confirm模式,所有在该信道上面发布的消息都会被指派一个唯一的ID(从1开始),一旦消息被投递到所有匹配的队列之后,broker就会发送一个确认给生产者(包含消息的唯一ID),这就使得生产者知道消息已经正确到达目的队列了,如果消息和队列是可持久化的,那么确认消息会将消息写入磁盘之后发出,broker回传给生产者的确认消息中deliver-tag域包含了确认消息的序列号,此外broker也可以设置basic.ack的multiple域,表示到这个序列号之前的所有消息都已经得到了处理。

confirm模式最大的好处在于他是异步的,一旦发布一条消息,生产者应用程序就可以在等信道返回确认的同时继续发送下一条消息,当消息最终得到确认之后,生产者应用便可以通过回调方法来处理该确认消息,如果RabbitMQ因为自身内部错误导致消息丢失,就会发送一条nack消息,生产者应用程序同样可以在回调方法中处理该nack消息。

在channel 被设置成 confirm 模式之后,所有被 publish 的后续消息都将被 confirm(即 ack) 或者被nack一次。但是没有对消息被 confirm 的快慢做任何保证,并且同一条消息不会既被 confirm又被nack 。

开启confirm模式的方法

生产者通过调用channel的confirmSelect方法将channel设置为confirm模式,如果没有设置no-wait标志的话,broker会返回confirm.select-ok表示同意发送者将当前channel信道设置为confirm模式(从目前RabbitMQ最新版本3.6来看,如果调用了channel.confirmSelect方法,默认情况下是直接将no-wait设置成false的,也就是默认情况下broker是必须回传confirm.select-ok的)。

已经在transaction事务模式的channel是不能再设置成confirm模式的,即这两种模式是不能共存的。

编程模式

对于固定消息体大小和线程数,如果采用消息持久化、生产者confirm(或者采用事务机制)或者消费者ack都会对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消息持久化的优化没有太好方法,用更好的物理存储(SAS, SSD, RAID卡)总会带来改善。生产者confirm这一环节的优化则主要在于客户端程序的优化之上。归纳起来,客户端实现生产者confirm有三种编程方式:

  1. 普通confirm模式:每发送一条消息后,调用waitForConfirms()方法,等待服务器端confirm。实际上是一种串行confirm了。
  2. 批量confirm模式:每发送一批消息后,调用waitForConfirms()方法,等待服务器端confirm。
  3. 异步confirm模式:提供一个回调方法,服务端confirm了一条或者多条消息后Client端会回调这个方法。

从编程实现的复杂度上来看:

第一种 普通confirm模式最简单,publish一条消息后,等待服务器端confirm,如果服务端返回false或者超时时间内未返回,客户端进行消息重传。

channel.confirmSelect();
channel.basicPublish(ConfirmConfig.exchangeName, ConfirmConfig.routingKey, MessageProperties.PERSISTENT_TEXT_PLAIN, ConfirmConfig.msg_10B.getBytes());
if(!channel.waitForConfirms()){
    System.out.println("send message failed.");
}

第二种 批量confirm模式稍微复杂一点,客户端程序需要定期(每隔多少秒)或者定量(达到多少条)或者两则结合起来publish消息,然后等待服务器端confirm, 相比普通confirm模式,批量极大提升confirm效率,但是问题在于一旦出现confirm返回false或者超时的情况时,客户端需要将这一批次的消息全部重发,这会带来明显的重复消息数量,所以,当消息经常丢失时,批量confirm性能应该是不升反降的。

channel.confirmSelect();
for(int i=0;i<batchCount;i++){
    channel.basicPublish(ConfirmConfig.exchangeName, ConfirmConfig.routingKey, MessageProperties.PERSISTENT_TEXT_PLAIN, ConfirmConfig.msg_10B.getBytes());
}
if(!channel.waitForConfirms()){
    System.out.println("send message failed.");
}

第三种 异步confirm模式的编程实现最复杂,Channel对象提供的ConfirmListener()回调方法只包含deliveryTag(当前Chanel发出的消息序号),我们需要自己为每一个Channel维护一个unconfirm的消息序号集合,每publish一条数据,集合中元素加1,每回调一次handleAck方法,unconfirm集合删掉相应的一条(multiple=false)或多条(multiple=true)记录。从程序运行效率上看,这个unconfirm集合最好采用有序集合SortedSet存储结构。实际上,SDK中的waitForConfirms()方法也是通过SortedSet维护消息序号的。

 SortedSet<Long> confirmSet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SortedSet(new TreeSet<Long>());
 channel.confirmSelect();
        channel.addConfirmListener(new ConfirmListener() {
            public void handleAck(long deliveryTag, boolean multiple) throws IOException {
                if (multiple) {
                    confirmSet.headSet(deliveryTag + 1).clear();
                } else {
                    confirmSet.remove(deliveryTag);
                }
            }
            public void handleNack(long deliveryTag, boolean multiple)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Nack, SeqNo: " + deliveryTag + ", multiple: " + multiple);
                if (multiple) {
                    confirmSet.headSet(deliveryTag + 1).clear();
                } else {
                    confirmSet.remove(deliveryTag);
                }
            }
        });

        while (true) {
            long nextSeqNo = channel.getNextPublishSeqNo();
            channel.basicPublish(ConfirmConfig.exchangeName, ConfirmConfig.routingKey, MessageProperties.PERSISTENT_TEXT_PLAIN, ConfirmConfig.msg_10B.getBytes());
            confirmSet.add(nextSeqNo);
        }

总结:事务模式性能是最差的,普通confirm模式性能比事务模式稍微好点,但是和批量confirm模式还有异步confirm模式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批量confirm模式的问题在于confirm之后返回false之后进行重发这样会使性能降低,异步confirm模式(async)编程模型较为复杂。

消息确认(Consumer端)

为了保证消息从队列可靠地到达消费者,RabbitMQ提供消息确认机制(message acknowledgment)。消费者在声明队列时,可以指定noAck参数,当noAck=false时,RabbitMQ会等待消费者显式发回ack信号后才从内存(和磁盘,如果是持久化消息的话)中移去消息。否则,RabbitMQ会在队列中消息被消费后立即删除它。

采用消息确认机制后,只要令noAck=false,消费者就有足够的时间处理消息(任务),不用担心处理消息过程中消费者进程挂掉后消息丢失的问题,因为RabbitMQ会一直持有消息直到消费者显式调用basicAck为止。

当noAck=false时,对于RabbitMQ服务器端而言,队列中的消息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等待投递给消费者的消息;一部分是已经投递给消费者,但是还没有收到消费者ack信号的消息。如果服务器端一直没有收到消费者的ack信号,并且消费此消息的消费者已经断开连接,则服务器端会安排该消息重新进入队列,等待投递给下一个消费者(也可能还是原来的那个消费者)。

RabbitMQ不会为未ack的消息设置超时时间,它判断此消息是否需要重新投递给消费者的唯一依据是消费该消息的消费者连接是否已经断开。这么设计的原因是RabbitMQ允许消费者消费一条消息的时间可以很久很久。

RabbitMQ管理平台界面上可以看到当前队列中Ready状态和Unacknowledged状态的消息数,分别对应上文中的等待投递给消费者的消息数和已经投递给消费者但是未收到ack信号的消息数。

QueueingConsumer consumer = new QueueingConsumer(channel);
channel.basicConsume(ConfirmConfig.queueName, false, consumer);

while(true){
     QueueingConsumer.Delivery delivery = consumer.nextDelivery();
     String msg = new String(delivery.getBody());
     // do something with msg. 
     channel.basicAck(delivery.getEnvelope().getDeliveryTag(), false);
}

basicRecover:是路由不成功的消息可以使用recovery重新发送到队列中。 basicReject:是接收端告诉服务器这个消息我拒绝接收,不处理,可以设置是否放回到队列中还是丢掉,而且只能一次拒绝一个消息,官网中有明确说明不能批量拒绝消息,为解决批量拒绝消息才有了basicNack。 basicNack:可以一次拒绝N条消息,客户端可以设置basicNack方法的multiple参数为true,服务器会拒绝指定了delivery_tag的所有未确认的消息(tag是一个64位的long值,最大值是9223372036854775807)。

RabbitMQ之消息持久化

为了保证RabbitMQ在退出或者crash等异常情况下数据没有丢失,需要将queue,exchange和Message都持久化。

queue的持久化

queue的持久化是通过durable=true来实现的。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Factory.newConnection();
Channel channel = connection.createChannel();
channel.queueDeclare("queue.persistent.name", true, false, false, null);

//Queue.DeclareOk queueDeclare(String queue, boolean durable, boolean exclusive, boolean autoDelete,
//      Map<String, Object> arguments) throws IOException;

参数说明:

queue:queue的名称

durable:是否持久化

exclusive:排他队列,如果一个队列被声明为排他队列,该队列仅对首次申明它的连接可见,并在连接断开时自动删除。这里需要注意三点:1. 排他队列是基于连接可见的,同一连接的不同信道是可以同时访问同一连接创建的排他队列;2.“首次”,如果一个连接已经声明了一个排他队列,其他连接是不允许建立同名的排他队列的,这个与普通队列不同;3.即使该队列是持久化的,一旦连接关闭或者客户端退出,该排他队列都会被自动删除的,这种队列适用于一个客户端发送读取消息的应用场景。

autoDelete:自动删除,如果该队列没有任何订阅的消费者的话,该队列会被自动删除。这种队列适用于临时队列。

消息的持久化

如果将queue的持久化标识durable设置为true,则代表是一个持久的队列,那么在服务重启之后,也会存在,因为服务会把持久化的queue存放在硬盘上,当服务重启的时候,会重新加载之前被持久化的queue。队列是可以被持久化,但是里面的消息是否为持久化那还要看消息的持久化设置。也就是说,重启之前那个queue里面还没有发出去的消息的话,重启之后那队列里面是不是还存在原来的消息,这个就要取决于发送消息时对消息的设置了。 如果要在重启后保持消息的持久化必须设置消息是持久化的标识。

channel.basicPublish("exchange.persistent", "persistent", MessageProperties.PERSISTENT_TEXT_PLAIN, "persistent_test_message".getBytes());

这里的关键是:MessageProperties.PERSISTENT_TEXT_PLAIN 首先看一下basicPublish的方法:

void basicPublish(String exchange, String routingKey, BasicProperties props, byte[] body)
void basicPublish(String exchange, String routingKey, boolean mandatory, BasicProperties props, byte[] body)
void basicPublish(String exchange, String routingKey, boolean mandatory, boolean immediate, BasicProperties props, byte[] body)

exchange表示exchange的名称 routingKey表示routingKey的名称

mandatory 当mandatory标志位设置为true时,如果exchange根据自身类型和消息routeKey无法找到一个符合条件的queue,那么会调用basic.return方法将消息返回给生产者(Basic.Return + Content-Header + Content-Body);当mandatory设置为false时,出现上述情形broker会直接将消息扔掉。

immediate 当immediate标志位设置为true时,如果exchange在将消息路由到queue(s)时发现对应的queue上没有消费者时,那么这条消息不会放入该队列中。当与消息routeKey关联的所有queue(一个或者多个)都没有消费者时,该消息会通过basic.return方法返还给生产者。

概括来说,mandatory标志告诉服务器至少将该消息route到一个队列中,否则将消息返还给生产者;immediate标志告诉服务器如果该消息关联的queue上有消费者,则马上将消息投递给它,如果所有queue都没有消费者,直接把消息返还给生产者,不用将消息入队列等待消费者了。

props:消息属性字段,比如消息头部信息等等 body:消息主体部分

//设置了mandatory,获取没有被正确路由到合适队列的消息的方法
channel.addReturnListener(new ReturnListener() {
          public void handleReturn(int replyCode, String replyText, String exchange, String routingKey,                 AMQP.BasicProperties basicProperties, byte[] body) throws IOException {
                  String message = new String(body);
                  System.out.println("Basic.return返回的结果是:"+message);
                }
            });

再回来看一下MessageProperties.PERSISTENT_TEXT_PLAIN

public static final BasicProperties PERSISTENT_TEXT_PLAIN =
    new BasicProperties("text/plain",
                        null,
                        null,
                        2,
                        0,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public BasicProperties(
            String contentType,//消息类型如:text/plain
            String contentEncoding,//编码
            Map<String,Object> headers,
            Integer deliveryMode,//1:nonpersistent 2:persistent
            Integer priority,//优先级
            String correlationId,
            String replyTo,//反馈队列
            String expiration,//expiration到期时间
            String messageId,
            Date timestamp,
            String type,
            String userId,
            String appId,
            String clusterId)

这里的deliveryMode=1代表不持久化,deliveryMode=2代表持久化。

设置了队列和消息的持久化之后,当broker服务重启的之后,消息依旧存在。单只设置队列持久化,重启之后消息会丢失;单只设置消息的持久化,重启之后队列消失,既而消息也丢失。单单设置消息持久化而不设置队列的持久化显得毫无意义。

exchange的持久化

上面阐述了队列的持久化和消息的持久化,如果不设置exchange的持久化对消息的可靠性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同样如果exchange不设置持久化,那么当broker服务重启之后,exchange将不复存在,那么既而发送方rabbitmq producer就无法正常发送消息。所以建议,同样设置exchange的持久化。

channel.exchangeDeclare(exchangeName, “direct/topic/header/fanout”, true);

//Exchange.DeclareOk exchangeDeclare(String exchange, String type, boolean durable) throws IOException;

进一步讨论

1.将queue,exchange, message等都设置了持久化之后就能保证100%保证数据不丢失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从consumer端来说,如果这时autoAck=true,那么当consumer接收到相关消息之后,还没来得及处理就crash掉了,那么这样也算数据丢失,这种情况也好处理,只需将autoAck设置为false(方法定义如下),然后在正确处理完消息之后进行手动ack(channel.basicAck).

String basicConsume(String queue, boolean autoAck, Consumer callback) throws IOException;

其次,关键的问题是消息在正确存入RabbitMQ之后,还需要有一段时间(这个时间很短,但不可忽视)才能存入磁盘之中,RabbitMQ并不是为每条消息都做fsync的处理,可能仅仅保存到cache中而不是物理磁盘上,在这段时间内RabbitMQ broker发生crash, 消息保存到cache但是还没来得及落盘,那么这些消息将会丢失。那么这个怎么解决呢?首先可以引入RabbitMQ的mirrored-queue即镜像队列,这个相当于配置了副本,当master在此特殊时间内crash掉,可以自动切换到slave,这样有效的保障了高可用, 除非整个集群都挂掉,这样也不能完全的100%保障RabbitMQ不丢消息,但比没有mirrored-queue的要好很多,很多现实生产环境下都是配置了mirrored-queue的。还有要在producer引入事务机制或者Confirm机制来确保消息已经正确的发送至broker端。RabbitMQ的可靠性涉及producer端的确认机制、broker端的镜像队列的配置以及consumer端的确认机制,要想确保消息的可靠性越高,那么性能也会随之而降。

RabbitMQ之TTL(Time-To-Live 过期时间)

1. 概述

RabbitMQ可以对消息和队列设置TTL. 目前有两种方法可以设置。第一种方法是通过队列属性设置,队列中所有消息都有相同的过期时间。第二种方法是对消息进行单独设置,每条消息TTL可以不同。如果上述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则消息的过期时间以两者之间TTL较小的那个数值为准。消息在队列的生存时间一旦超过设置的TTL值,就称为dead message, 消费者将无法再收到该消息。

2. 设置队列属性

通过队列属性设置消息TTL的方法是在queue.declare方法中加入x-message-ttl参数,单位为ms.

Channel channel = connection.createChannel();
Map<String, Object>  argss = new HashMap<String, Object>();
argss.put("vhost", "/");
argss.put("username","root");
argss.put("password", "root");
argss.put("x-message-ttl",6000);
channel.queueDeclare(queueName, durable, exclusive, autoDelete, argss);

通过RabbitMQ的管理页面可以看到有新的queue生成,并标记为TTL

如果不设置TTL,则表示此消息不会过期。如果将TTL设置为0,则表示除非此时可以直接将消息投递到消费者,否则该消息会被立即丢弃,这个特性可以部分替代RabbitMQ3.0以前支持的immediate参数,之所以是部分代替,是因为immediate参数在投递失败会有basic.return方法将消息体返回(这个功能可以利用死信队列来实现)。

3. 设置消息属性

针对每条消息设置TTL的方法是在basic.publish方法中加入expiration的属性参数,单位为ms.

//方法一:
AMQP.BasicProperties.Builder builder = new AMQP.BasicProperties.Builder();
builder.deliveryMode(2);
builder.expiration("6000");
AMQP.BasicProperties  properties = builder.build();
channel.basicPublish(exchangeName,routingKey,mandatory,properties,"ttlTestMessage".getBytes());
//方法二:
AMQP.BasicProperties properties = new AMQP.BasicProperties();
properties.setExpiration("60000");
channel.basicPublish(exchangeName,routingKey,mandatory,properties,"ttlTestMessage".getBytes());

4. 对比

对于第一种设置队列TTL属性的方法,一旦消息过期,就会从队列中抹去,而第二种方法里,即使消息过期,也不会马上从队列中抹去,因为每条消息是否过期时在即将投递到消费者之前判定的,为什么两者得处理方法不一致?因为第一种方法里,队列中已过期的消息肯定在队列头部,RabbitMQ只要定期从队头开始扫描是否有过期消息即可,而第二种方法里,每条消息的过期时间不同,如果要删除所有过期消息,势必要扫描整个队列,所以不如等到此消息即将被消费时再判定是否过期,如果过期,再进行删除。

5. Queue TTL

queue.declare 命令中的 x-expires 参数控制 queue 被自动删除前可以处于未使用状态的时间。未使用的意思是 queue 上没有任何 consumer ,queue 没有被重新声明,并且在过期时间段内未调用过 basic.get 命令。该方式可用于,例如,RPC-style 的回复 queue, 其中许多 queue 会被创建出来,但是却从未被使用。

服务器会确保在过期时间到达后 queue 被删除,但是不保证删除的动作有多么的及时。在服务器重启后,持久化的 queue 的超时时间将重新计算。

用于表示超期时间的 x-expires 参数值以毫秒为单位,并且服从和 x-message-ttl 一样的约束条件,且不能设置为 0 。所以,如果该参数设置为 1000 ,则表示该 queue 如果在 1s之内未被使用则会被删除。

下面的 Java 示例创建了一个 queue ,其会在 30 分钟不使用的情况下会被删除。

Map<String, Object> args = new HashMap<String, Object>();  
args.put("x-expires", 1800000);  
channel.queueDeclare("myqueue", false, false, false, args);  

RabbitMQ之死信队列

DLX, Dead-Letter-Exchange。利用DLX, 当消息在一个队列中变成死信(dead message)之后,它能被重新publish到另一个Exchange,这个Exchange就是DLX。消息变成死信一向有一下几种情况:

  • 消息被拒绝(basic.reject/ basic.nack)并且requeue=false
  • 消息TTL过期
  • 队列达到最大长度

DLX也是一个正常的Exchange,和一般的Exchange没有区别,它能在任何的队列上被指定,实际上就是设置某个队列的属性,当这个队列中有死信时,RabbitMQ就会自动的将这个消息重新发布到设置的Exchange上去,进而被路由到另一个队列,可以监听这个队列中消息做相应的处理,这个特性可以弥补RabbitMQ 3.0以前支持的immediate参数的功能。

通过在queueDeclare方法中加入“x-dead-letter-exchange”实现。

channel.exchangeDeclare("some.exchange.name", "direct");

Map<String, Object> args = new HashMap<String, Object>();
args.put("x-dead-letter-exchange", "some.exchange.name");
channel.queueDeclare("myqueue", false, false, false, args);

你也可以为这个DLX指定routing key,如果没有特殊指定,则使用原队列的routing key

args.put("x-dead-letter-routing-key", "some-routing-key");

RabbitMQ之Consumer消费模式(Push & Pull)

发送端向broker端发送数据,数据内容为:RabbitMQ Demo Test, Send Messages 0;RabbitMQ Demo Test, Send Messages 1;RabbitMQ Demo Test, Send Messages 2,以此类推……

push模式

QueueingConsumer consumer = new QueueingConsumer(channel);
channel.basicQos(1);
channel.basicConsume(QUEUE_NAME, false, "consumer_zzh",consumer);

QueueingConsumer.Delivery delivery = consumer.nextDelivery();
String message = new String(delivery.getBody());
System.out.println(" [X] Received '" + message + "'");
channel.basicAck(delivery.getEnvelope().getDeliveryTag(),false);

channel.close();
connection.close();

运行输出:RabbitMQ Demo Test, Send Messages 0

实际上,broker除了向client发送了消息“RabbitMQ Demo Test, Send Messages 0”,还发送了下一条的消息——“RabbitMQ Demo Test, Send Messages 1”。

但是在运行实例的时候是没有打印出来的,是broker端主动向client端发送的数据,client端没有请求。在接收到broker端发送第一条数据,即"RabbitMQ Demo Test, Send Messages 0"之后客户端发送Ack,之后关闭Channel,到真正关闭完channel之间,broker端还是会发送(push)数据给Client, 此时Client不会在Ack此条数据了。那么这样这条消息会不会丢失呢?答案是否定的,你可以再运行下consumer程序,就能消费到这条消息,rabbitmq对设置autoAck=false之后没有被Ack的消息是不会清除掉的。

实际上如果不设置channel.basicQos(1),那么broker端会一次推送多条数据

pull模式

GetResponse response = channel.basicGet(QUEUE_NAME, false);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response.getBody()));
channel.basicAck(response.getEnvelope().getDeliveryTag(),false);

首先是client端发送Get请求,然后broker响应请求回传消息,最后client端发送Ack.

有别于push模式,broker端不会在client端没有请求的情况下来发送消息。

RabbitMQ之优先级队列

优先级队列,顾名思义,优先级高的消息具备优先被消费的特权。

可以通过RabbitMQ管理界面配置队列的优先级属性

Screenshot_50.png

也可以通过代码去实现

Map<String,Object> args = new HashMap<String,Object>();
//"x-max-priority", 10 这个参数,意味着如果消息的priority超过10,则设为默认值10。
args.put("x-max-priority", 10);
channel.queueDeclare("queue_priority", true, false, false, args);

上面配置的是一个队列queue的最大优先级。之后要在发送的消息中设置消息本身的优先级

AMQP.BasicProperties.Builder builder = new AMQP.BasicProperties.Builder();
builder.priority(5);
AMQP.BasicProperties properties = builder.build();
channel.basicPublish("exchange_priority","rk_priority",properties,("messages").getBytes());

如果是使用rabbitTemplate的话可以这样

rabbitTemplate.convertAndSend("priorityExchanges", "priorityQueue", ("messages").getBytes(),
                message -> {
                    message.getMessageProperties().setPriority(5);
                    return message;
                } )

RabbitMQ之RPC实现

Callback Queue

一般在RabbitMQ中做RPC是很简单的。客户端发送请求消息,服务器回复响应的消息。为了接受响应的消息,我们需要在请求消息中发送一个回调队列。可以使用默认的队列。

callbackQueueName = channel.queueDeclare().getQueue();
BasicProperties props = new BasicProperties.Builder().replyTo(callbackQueueName).build();
channel.basicPublish("", "rpc_queue",props,message.getBytes());

Message properties

AMQP协议为消息预定义了一组14个属性。

private String contentType;
private String contentEncoding;
private Map<String,Object> headers;
private Integer deliveryMode;
private Integer priority;
private String correlationId;
private String replyTo;
private String expiration;
private String messageId;
private Date timestamp;
private String type;
private String userId;
private String appId;
private String clusterId;

大部分的属性是很少使用的。除了以下几种:

  • deliveryMode: 标记消息传递模式,2-消息持久化,其他值-瞬态。
  • contentType:内容类型,用于描述编码的mime-type. 例如经常为该属性设置JSON编码。
  • replyTo:应答,通用的回调队列名称,
  • correlationId:关联ID,方便RPC相应与请求关联。

Correlation Id

在上述方法中为每个RPC请求创建一个回调队列。这是很低效的。幸运的是,一个解决方案:可以为每个客户端创建一个单一的回调队列。

新的问题被提出,队列收到一条回复消息,但是不清楚是那条请求的回复。这是就需要使用correlationId属性了。我们要为每个请求设置唯一的值。然后,在回调队列中获取消息,查看这个属性,关联response和request就是基于这个属性值的。

RPC的处理流程:

  1. 当客户端启动时,创建一个匿名的回调队列。
  2. 客户端为RPC请求设置2个属性:replyTo,设置回调队列名字;correlationId,标记request。
  3. 请求被发送到mq的rpc_queue队列中。
  4. RPC服务器端监听rpc_queue队列中的请求,当请求到来时,服务器端会处理并且把带有结果的消息发送给客户端。接收的队列就是replyTo设定的回调队列。
  5. 客户端监听回调队列,当有消息时,检查correlationId属性,如果与request中匹配,那就是结果了。

注:本文是总结csdn博主朱小厮rabbitmq系列的博客,下面附上原文链接。

https://hiddenpps.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55515234

https://hiddenpps.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60875666

https://blog.csdn.net/u013256816/article/details/54916011

https://hiddenpps.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54933065

https://hiddenpps.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55218595

分享
点赞2
打赏
上一篇:Docker常用命令笔记(一)
下一篇:简单从redis的实现了解redis是多线程还是单线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