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热爱导向事业观
2005年6月,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做了一个演讲,留下一句有名的金句“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其中他还提到“你需要找到你所爱的东西……成就大事的唯一方法就是热爱自己所做的事。如果你还没有找到,那么继续找,不要停下来。”乔布斯把热爱放在突出的位置,激励毕业生们追逐梦想。
曾经也以为,我今天工作不开心,是因为没有像巴菲特老爷子那样,从事一份能够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的工作。但即使我都四五十岁了,同样会遭遇巨大的工作压力,以及各种糟心事。所以,我开始怀疑,这世界到底有没有真正是可以称之为挚爱的工作?
每到招聘时节,总会和形形色色的人才打交道,年复一年,我也慢慢能理解什么叫幸运。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里写道,“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很可惜,就绝大部分普通人而言,包括我在内都没获得这种幸运,我们很多人既没有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使命,又没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
更悲哀的是我们常常被告知,follow your heart,追求自己心中的声音,追逐自己的激情,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追求自己的内心。从成功的案例来分析,确实很多世俗意义的成功,离不开热爱。不论是中国过去四十多年的进步,还是美国人常说的美国梦,通过一个个由媒体塑造的成功案例,来引导年轻人们崇拜那些勇于追随热爱的人,同情甚至鄙视那些安分守己、循规蹈矩的人。
但这是不是意味着热爱是成功的充分必要条件?
我了解过几个职业规划的理论,浏览过不少职场建议,几乎“追随热爱”是一种近乎常识性正确的成功事业导向。加上各种成功人士、知识服务和各种自媒体的一通吹,似乎要获得职业的幸福感,尤其今天很多自由职业者的成功,更加让这种思路很畅销。
关键点是要搞清楚自己的激情所在,至于如何发现、并找到与自己激情相匹配的职业,这个几乎没什么具体的量化指导了。
Follow your heart? 过度故事性简化观念误人子弟
这种令人感觉特别心潮澎湃的口号,其实就像《动物精神》所说的,是一种过度乐观故事性。
普通人的职业刚开始,都没真正的职业认知,只是有一点非常片面的印象。就像前些年房地产很火,那房地产的招聘会那真是人山人海,移动互联网繁荣后,计算机专业的高考录取分数节节攀升。
一开始多数人都没有所谓的职业偏好,根本就不了解哪来的激情、热情,有的只是一个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美好故事的模糊期待。
反过来想,如果抱着这个心态,好不容易有个工作机会,你一试就觉得没有激情,跳槽换一个,再试还是没找到热情,又跳槽。来来去去地跳槽,换了岗位又换职业,换了行业又想着换方向,最终不论你的职业能力还是职业势能,只会停留在一个很初级的水平,导致你在初级岗位上只能做一些初级技能的工作,不但找不到任何激情,更永远没有机会体会到高级岗职所独有的格局视野以及成就感。
包括乔布斯本人的传奇故事的起点,其中有很多细节也没表现出他一开始就找到了一生挚爱的事业,在创立乔帮主那梦幻公司之前,乔帮主是个有点矛盾的年轻人:他四处晃荡,追求心灵上的启迪,而接触电子行业不过是为了赚点快钱。
我们都熟悉那个故事,不管是沃兹尼亚克还是乔布斯,他们都没有丢下正常工作,这完全是他们在业余时间搞的一个低风险项目。而且,这个故事一开始,就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并不复杂的技术套利生意,当时乔布斯竭力让沃兹尼亚克接受了自己的生意套路:设计这种套装电脑的电路板,然后卖给当地的爱好者,计划每块25美刀成本板子卖50美刀,计划卖100块板子,小赚1000美刀毛利。当然,后续的故事开始往传奇方向发展,乔布斯光脚来到了由保罗·特雷尔(PaulTerrell)开的电脑店叫字节商店(ByteShop),提出要整机500美刀50台,乔布斯及时抓住了机会,并四处借钱,“苹果”砸中了乔布斯的脑袋——苹果公司诞生了。 “他们的计划很谨慎,都是些小打小闹。他们并不梦想着征服整个世界。”
我觉得读任何传记作品,都要试图去还原真实的细节,才能不被绚丽多彩的故事性带跑偏,精彩的故事常常会被普通人进行反复抽象和简化成“一袋米要扛几楼”,才不会被带跑偏。
每一份工作都是一份历练。
史蒂夫·乔布斯,还有一句话,能很好的作为一个注脚,“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过程即是奖励。我理解是,不要担心结局如何,无顾虑去做事情的过程,本身带来的收获、学习的经验教训、领悟到的,都可以算是这次探索之旅的奖励。
“追随自己的激情”、“做你爱做的事”这类简单口号的影响力非常大,简化后的大漂亮话容易误人子弟。
其实,这些话对一个刚离开象牙塔的年轻人来说,不合适,职场老手才能有这种从容。
疫情期间居家隔离,我拿起了多年没弹奏的吉他,我突然发现自己比起大学时,无比的从容的练习着,当时学不会的没耐心学的,都一点点学会了。谱子还是那个谱子,我没有了年少时的急躁,自己老了时间不多了,反而从容了。我突然明白了,这可能是某一种资本,到了一定年龄,有些事情知道不可能了,也不火急火燎想要去改变了。可年轻人没有这样的资本。就像“Follow your heart”这种“热情导向的职业观”,“工作要追随自己的激情、要做自己热爱的事、要追随自己的内心”,这些口号都是说给那些职场老手听的。
如果你是个职场新人,又是非常普通的家庭出身,既没有职场资本,没有手艺技能、工作经验的积累,又没有任何的社会网络、圈层人脉关系,一股脑地想跟着那些激动人心的口号做,可能会让自己陷入非常不利的境地。想要追求那些能让你获得挚爱的职业或事业,首先你得确保自己是有资格从容不迫才行。意味着你处于某种舒适安全区里,你才有资本进行大量的试错,才能找到符合自己热爱的标准。
其实,每一份在职场中的工作都包含着成长的机会,每项工作都是一种锻炼,每个困难或失败都是一次机会,而职业发展的未来,就蕴含在这些机会之中。歌星孙楠,他初中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建筑工地打工,但只坚持了3天。之后又做过焊接工、木工、电工、服务员等等11种工作。最后,工厂组建乐队的时候,孙楠才发掘出了自己的优势,开始走上音乐道路。张曼玉是商场售货员;郭富城是冷气技工;周星驰是电子厂工人;梁朝伟是电器行推销员……
不要盲目追随你的激情
类似案例不胜枚举,名人们的第一份工作,很多都超乎想象。某个不严谨的推论可以说,挚爱的职业或者热爱的事业,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都不是天生具备的。既然不是天生具备某种职业激情,你想要找一份生来就喜欢做,而且肯定不会抱怨的工作根本就不可能。
更有一些喧嚣的00后,16岁女孩说自己融资了几千万了,嘲笑90后这群老年人拿着工资过安稳的日子不思进取。其实,是这些人年少轻狂,没学好统计概率,真正的天才都是何其稀少,顶级天才可能百年都没一个,绝大多数人都是过着平庸平凡的生活的,拿着较为稳定的收入。
《魔戒》中霍比特人为什么能经得起魔戒的诱惑,正是因为霍比特人很平庸,没什么追求,不论哪一任霍比特人拿着戒指都只是藏起来,成天念叨着“my precious”,并没有像那些能力超群的种族那样为祸苍生。历经了一战和二战战争灾难的《魔戒》作者J·R·R·托尔金,其实参透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一个社会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群中庸的阶层。
大导演北野武也说过类似的话,家长不需要逼着孩子去当天才,真正的天才即使被堵着也能从历史的缝隙里泄漏出万丈光芒来,摁都摁不住,也不需要导流,也不需要买粉丝,那种是天命加身,像梵高一样。
可能今天的互联网金融太清楚年轻人的自视甚高,随便给他们三五万的花呗额度,再加上借呗、京东的白条、微信的微粒贷等等,二十多岁的刚毕业的年轻小伙,甚至能凑出十万的额度来。对于普通人来说,别花不属于自己的钱,量入为主。时间只要长久一点,他们就能明白,浮华过后,能留下的,可能只有那些美颜照片了。
我去年写过一篇文章说,如果一个人像我这样,社会网络普通、圈层资源普通,能力也普通,那作为平凡人,能绽放得花枝招展的窗口期非常短。就像电影《大创业家》里讲述的那位把麦当劳从创始人手中抢走的推销员,他从年轻不断失败到中年,但是一旦遇见超级机遇,便死死咬住,谈判时,咄咄逼人,寸步不让,毫无情谊可言。
就像奉俊昊导演的电影《寄生虫》描述的那样,掌握伺机而动、咬住就不放口的致命性攻击技能,本来就是人类社会的财富分化底层逻辑,本质依然是丛林法则。
挣钱养梦
真正要像巴菲特老爷子那样“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应该是先找到一份能赚到买踢踏舞鞋钱的工作,然后才可能有资本去激情四射的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人生有些时候,你根本承担不起风险,而且如果没有支撑风险所需的经济收入,冒险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很多时候我们一边追逐梦想,一边和所有人一样,干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像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弗朗茨·卡夫卡,是一名保险机构的职员,卡夫卡常常蔑视他的工作,只是觉这份工作比写作更容易获得父亲的接受,他每天都会去办公室上班,回家之后开始写作。
为了挣钱养梦,你从既不鼓舞人心又缺乏挑战性的工作中坚持下来,又或者是忍受与你不太欣赏的人共事,这也是一种荣誉的象征,过程即是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