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进⼊创新者的窘境
16号凌晨熬夜看完发⽣了插曲的录播苹果秋季发布会,感觉苹果公司⼲脆可以改名为"boring",不过马斯克已经取了这个名称。或者可以⽤⼀个今年流⾏词,involution内卷化,最近在多个地⽅可以听到。
这⼏年的苹果发布会,是⼀家两万亿市值的公司做性价⽐案例教学,其他玩性价⽐的公司在苹果⾯前都是“低利润的以价换量”。从这个⾓度看,苹果过去⼏代的⾼价策略,可以看作是为后续⼏年做铺垫的。近两代产品、SE、XR和11这些都⽤极其精细的功能切割,充分做到⼈群需求细分,虽然有槽点但市场真买单!今年iOS14深度体验了⼀下,真的把该给⽤户的功能都给了,还能说什么呢?
但不管怎么说,苹果已经很多年没什么惊喜了,彻底沦⼊创新者窘境,每次都有参数上的进步,不再有惊艳了。可能苹果也彻底过了需要把脑袋绑在裤腰带上拼命创新的时候了,科研上也没有什么⼤的可能性可以短期内⼤规模商⽤的,设计上也没了那种有破坏⼒的创新。
这些年苹果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天之骄⼦,作为接棒诺基亚的⾏业⼤佬,并不需要考虑找个练兵场去实验新鲜玩意,只要把别⼈的创新完善好就可以了。可能这本来也是苹果⾃⾝的企业基因优势,⽽不仅仅是抄作业。
想到这⾥我突然明⽩,在供给过剩、产品功能都严重同质化的今天,苹果这种可能这正是⼀种正确的活法。
前阵⼦我17年买的MBP彻底坏了,最近伴随了我⼏年的iwatch也坏了,我越发理解,消费主义时代,什么都过剩了,什么都同质化了,那唯⼀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所有的产品都装上电池,加快损坏更新的节奏。
甚⾄可以说近半个世纪的以来,⼈类商业社会的创新虽然眼花缭乱,但是主要集中在跟娱乐、通信有关的领域。我们想要会飞的汽车,商业时代的创新给你的是140字的Twitter。
今年以来最常在公众号⽂章中看到的⼴告是python教学培训的,我想连培训⾏业都到了没故事可讲,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了,没什么有爆发⼒的故事可以讲述,只能讲不学python的焦虑了。
从这个⾓度看,不论是⽣产端缺乏新的普惠⽣产⼒,还是消费端挤⽛膏似的微创新,这是⼀场集体的共谋,没⼈不知道路在何⽅,那就坚定往消费主义⾛。⼀切为了加快产品的新陈代谢,功能花⾥胡哨远远⽐耐⽤来得重要。特斯拉电动车再酷,本质也是为了迎合消费主义的⼤趋势的阴谋,虽然阳谋上⽆⽐酷炫。
消费主义奶头乐
之前我写过⼀篇⽂章讲消费主义的奶头乐,人类既然已经适应了这种奶头乐,那就彻底停不下来。
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们迷恋上了旅⾏,希望从旅⾏中获得⾃由的体验。可⾮常令⼈遗憾的是,旅⾏也同质化,商业化的景区每到节假⽇⼈满为患令⼈⽣厌。游客对换个地⽅将获得⾮凡体验的期待和幻想,导致了⼀系列有标志性的符号出现。反过来这⼀系列标志符号的风景⼜不停创造出来,⽤于满⾜游客的期待。我们都活在被构建出来的旅游体验和期待中,不是天然形成的。年轻⼈⼯作⽇拼命⼯作赚钱,为了在节假⽇在朋友圈发表点照⽚,符合⼤家期待的照⽚。
这么⼀捋,这个信息传播加速的时代⾥,连表达本⾝都是过剩的、同质化的。在这种趋势下,不论左派右派还是中间派,⼤家输出的观点都差不多,没有特别本质的区别。看看美国⼤选、 欧洲选举、台湾地区选择就知道了。
今天已经是⼀个没有主义的时代,有的只有消费主义,其他什么在消费主义⾯前都是路⼈甲。甚⾄更进⼀步,今天的各种信息渠道都让⼈感受到同质化的窒息,消费主义和假装反对消费主义的观点糅在⼀起,⾼雅⽂化和世俗快乐交替充斥在360⾏的信息分发渠道⾥。所以在消费主义⾥,所有⼈所有事都可以消费,没有谁是⽆辜的,每人不是工具人。
因为连梦想都同质化
今天每个⼈在都市⾥的梦想都差不多,最常见的,⽐如“⾳乐是我的梦想,没有⾳乐就会死”,或者骑⾏川藏,或者开个咖啡馆,再者在丽江开家客栈……
我常常怀疑这些梦想是不是真⼼的,可能也只是⼀种消费。
为什么会产⽣这么多同质化的梦想?
起源可能都来⾃于我们⼩时候写作⽂“我长⼤了要成为XXX”,长⼤后的我有⼀天突然意识到,我们都希望我们成为别⼈,没⼈愿意成为⾃⼰。到头来我们既没有活成别⼈,也没有活成⾃⼰,活得不伦不类。
但本质的原因可能也是因为消费主义,财务⾃由才是所有⼈真正的梦想。
某种程度上来说,财务⾃由的梦想可能是很多⼈都不敢做的梦,所以把⾃⼰寄托于别的梦想以此来⿇痹⾃⼰在现实世界的苟且和不堪。
供给过剩、同质化、内卷化,最终可能加速了⼈的⽆能,所以产⽣了很多分裂,不论是激进燃烧的还是保守温吞的,都是⼀个⾮常绝望的局⾯。
在这种悲观局⾯下,我更认同“我命由我不由天”,更⽀持那些⼼中有魔⿁有妄想有欲望的活法,包括消费主义。因为只有那样的活法,不论成败才是不枉此⽣的。